鯊魚灣世界遺產
海灣覆蓋了大約10000平方米的區域,平均深度為10米。它被很多淺灘分割為很多半島和島嶼。海岸線長約1500公里。鯊魚灣坐落在三大主要氣候帶的過渡地帶,也處在兩個植物學區域的中間。
德克 · 哈托是該地主要的歷史紀念地,因為早期的探險家都從此登陸。
鯊魚灣也有動物學上的重要性,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生存著超過10000頭儒艮(海牛),同時,這裡也有很多海豚。這裡還生存著26種澳大利亞瀕危的哺乳動物,超過230種鳥類以及將近150種爬行動物。這裡也是魚類、甲殼類和腔腸動物類的重要繁殖及生長的地方。這裡有323種魚類,包括很多的鯊魚和軟骨魚綱。
鯊魚灣中部分寬吻海豚是已知的唯一能夠使用工具的海洋類哺乳動物。當在沙質海底搜索食物的時候,它們會用海綿來保護自己的嘴部。且這項技能只由母海豚教導給牠的女兒。
鯊魚灣也有著已知的最大面積的海菜草區,海草覆蓋了大約4000平方千米的區域,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海草沙洲——Wooramel海草沙洲。鯊魚灣也有一個地點最多海草種類的記錄,這裡存活著12種海草,其中九種在其他地區也常常一塊兒生長。
在海灣南邊的哈美林池(en:Hamelin Pool, Western Australia),由微生物所搭建的疊層岩已經有超過3000年的歷史。哈美林池有著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疊層岩類型。
鯊魚灣在1991年被評選為世界遺產,遺產覆蓋了大約23000平方公里的範圍,包含了很多保護區和保留地,包括鯊魚灣海洋公園、弗朗索瓦·佩倫國家公園、哈美林池海洋自然保護區和很多被保護的島嶼。
題外話:
疊層石(英語:Stromatolite,或稱層疊石,源自希臘文strōma與lithos)可定義為「從某一點或有限的表面開始增生,並聚集石化,形成逐漸增大的沉澱物生成構造」。自然界中有許多不同型態的疊層石,包括圓錐狀、層狀、分枝狀、圓頂狀或原柱狀等。
一般認為疊層石是由一些微生物,尤其是藍菌(舊稱藍綠藻)所黏結堆砌而成,不過事實上古代的疊層石只有少數含有微生物化石。關於如何有效辨識生物性與非生物疊層石,是地質學的研究對象之一。地球上有許多形成於前寒武紀的疊層石,其中較早的(如太古宙)可能是單細胞藍菌聚落所遺留的化石;較晚的(如元古宙)則可能為真核綠藻的早期型態。
現代疊層石主要可見於鹽湖或潟湖當中,這些極端地帶較缺乏動物的覓食,例如澳洲西部的鯊魚灣哈美林池(Hamelin Pool)。此外位於墨西哥北部沙漠的Cuatro Ciénegas,也有發現一些處於淡水之中的疊層石。
出處:
WIKI百科 - 鯊魚灣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F%8A%E9%AD%9A%E7%81%A3&variant=zh-tw
WIKI百科 - 疊層石http://zh.wikipedia.org/wiki/ç層ç³
如何去:
http://www.sharkbay.asn.au/region.html
裡面有寫Shark Bay 觀光怎麼去, Perth到Overlander一週有六班灰狗巴士
1 則留言:
Nice Blog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