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以色列 - 哭牆

google map

哭牆(Wailing Wall),是耶路撒冷的必訪之處,這面匯集猶太人千年來淚水的石牆,佇立在聖殿山(Temple Mount,也為聖經所提之摩利亞山Mount Moriah)西側,因此也稱為西牆(Western Wall)。


<哭牆位置圖。哭牆位於耶城最神聖的聖殿山(目前是一大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所在地)西側。>

(圖片來源:AtlasTours.net, edited by 老王)

西元前11世紀,大衛王定都耶路撒冷,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之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在現在的聖殿山上建立了宏偉的聖殿,以稱頌敬拜耶和華神,人稱第一聖殿(First Temple),從此猶太人便將此處視為最神聖的地方。到了西元前586年,巴比倫帝國大君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ra)攻陷耶路撒冷並毀了第一聖殿。西元前37年,希律王爲了收買猶太人心,在第一聖殿遺址重建了更華麗雄偉的第二聖殿(Second Temple);直到西元70年,第二聖殿被羅馬軍夷為平地,但刻意留下聖殿西邊一片保護聖殿牆垣的石牆,以顯示羅馬軍隊之強大,這片石牆即為哭牆。

羅馬統治期間,屠殺了一百多萬猶太人,並且不准他們進入耶城,並宣佈永遠放逐猶太人。猶太人開始數著沒有家的日子,成為世界的孤兒,在各地受到歧視與驅趕。至拜占庭時代,才允許猶太人在聖殿摧毀追思日時進入耶城,每年回鄉憑弔一次,哀悼在異邦受苦受難的同胞及追憶所羅門時期的光榮。猶太人整整流浪了兩千年,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成功擊敗約旦人才得以重建以色列國。

哭牆是以色列國在上古時期唯一留下一面代表被毀聖殿的「遺物」,從世界各地歸來的猶太人看到這面大牆焉能不哭?撫摸石牆遙想兩千年來流離失所的悲苦,因著沒有國家而一次次的被驅逐及屠殺,所有的苦悶及悲憤一一湧上心頭,怎能不心酸?怎能不落淚?


<那顆金色的洋蔥頭就是全耶城超級霹靂無敵神聖的地方(這樣形容一點都不誇張,真的):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2000年前同樣的地方豎立的是所羅門王建的聖殿,右邊的牆為聖殿僅剩下外圍的一面牆,即為哭牆。>



由於哭牆是耶路撒冷相當重要的地方,而只要猶太人聚集之處都會被嚴密保護;所有出入口都設有檢查站,需把身上所有的東西掏出來再走檢查門,是相當仔細的安全防護。從入口進入後,一大片白色廣場映入眼中,廣場的底部,則聳立著這面由許多白色大石推疊出高約20公尺、長約50公尺大名鼎鼎的哭牆。


<進入哭牆的入口共有五個,每一個都有嚴密的檢查站。這裡曾經發生太多的衝突,仔細的檢查是必要的。>



<這面舉世文明的哭牆就在我眼前,真是不敢相信.....>



廣場分成兩部分,由一面鐵絲網隔開,左邊是男生區,右邊是女生區,祈禱時必須男女有別的進到哭牆前。男生需佩帶傳統小帽,如果沒有的話可在入口處領取小紙帽,覆一個在頭上;女生則須穿著樸素。


<左邊是男生區,右邊是女生區,中間由一道跟人差不多高的鐵絲網隔開,每一個男生都要帶上猶太人的小帽子才能進入。男女分開的原因是使雙方能更專心祈禱。>



走到牆下,只聽到禱告的聲音。有的低身啜泣、有的撫牆而哭,涕淚漣漣、有的手持經卷,口中喃喃自語;有的左右搖擺,上下搖動,激動不已,另人心惻。往往一個人站在牆下禱告良久才面對著牆倒退離去,尊敬這牆的程度令人感動。


<道貌岸然的老者、年輕的猶太教徒,時低語、時大吼的祈禱;有些拉比(拉比就是老師的意思)甚至會先唱一段禱詞,其他拉比在一同合唱,無論是何種方式,在在表現出他們的頌讚及詠嘆。>



<女生區則就比較安靜了。大部分的女生都會拿著一本經文默念,有些站著有些坐著。>



<想到傷心處,則低頭啜泣,不發一語。哭牆上的細縫,被塞滿了給上帝的信,聽說以色列政府每年得花上很多人力來處理這些信件及紙條。>



<離去時,則以臉對著牆倒退靜默離開,表示對這面牆的尊敬。>

猶太人是上帝撿選的子民,但也是倍受苦難的一群,雖然經歷過大衛王及所羅門王的榮耀,但至今上帝給他們的試練仍是沒有結束。我伸手撫摸這片千年來被猶太人淚水及汗水拂著發亮的白牆,和著身旁哭聲及禱告聲,似乎真能感受到他們的痛徹心緋。很奇妙的,哭牆周圍總是有許多鴿子,仰頭看著在哭牆上安心做窩的鴿子們,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顛沛流離,他們似乎爲這片牆帶來許多的平安。

出處
老王流浪的大夢-人神共泣的哭牆
http://www.starblog.com.tw/post/152/2809

沒有留言: